第一作者 | 题名 | 文献来源 | 等级审核 | 年 | 期 | 页码 | 署名机构 |
安妮 | 《羽扇赋》探微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 | 83-8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白雪 | 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两翼——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 | 学理论 | D | 2014 | 3 | 150-15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曹子轩 | 浅谈敦煌驱傩词与唐代驱傩活动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7 | 90-9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陈虹 | 学习《礼记·檀弓》中的孔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88-8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陈晶晶 | 《孟子》论辩艺术之微探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D | 2014 | 1 | 2014-4-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陈陇芳 | 幽忧民生情 讽喻寄惆怅——袁枚讽喻诗的情感观照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116-11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达晶晶 | 论《活埋》中黑暗里的翻身——浅析悲剧的艺术魅力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6 | 29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党妍 | 浅议徐坤笔下的两性观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4 | 87-8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党妍 | 《美狄亚》与《霍小玉传》中“弃妇”形象之比较 | 名作欣赏 | D | 2014 | 8 | 102-10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丁琳 | 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介词划界研究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92-9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杜云航 | 试论王权对杜诗的继承 | 安徽文学(下半月) | D | 2014 | 10 | 13-1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费发峰 | 拳拳女子心;悠悠故国情——也谈许穆夫人及其诗《载驰》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4 | 118-119+12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费发峰 | 《左传》中春秋贵族的丧葬礼仪浅析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19-2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高震 |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山海经》鸾凤多重联系之分析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D | 2014 | 1 | 29-3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高震 | 《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中的“筝”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37-4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高震 | 论“势”——以唐五代诗格为中心的考察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68-7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高震 | 魏晋时期儒道合流影响下的隐士形象——以《世说新语》为中心的考察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3 | 72-7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郭蓓 | 李商隐诗歌的叙事性分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79-8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郭静 | 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略说——以大众刊物为例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1 | 120-12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郭静 | 《小说月刊》常用辞格解析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28-3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郭清杨 | 禁锢与自由:女性的时代悲剧——徐枕亚《自由鉴》及其他 | 大众文艺 | D | 2014 | 16 | 41-4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郭清杨 | 在现实世界的倒影下——由《第七天》看余华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D | 2014 | 7 | 54-5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韩素素 | 2011年度汉语修辞现象精解——以《微型小说选刊》为例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1 | 174-17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赫亚红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走向幻灭的信徒 | 大众文艺 | D | 2014 | 10 | 3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侯可田 | 浅论古代汉语被动句 | 嘉应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68-7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侯兰笙 | 释“没口”“没口子”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D | 2014 | 2 | 2014-1-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胡晶晶 | 对孙楚赋作的分析 |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3 | 36-3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黄海英 | 俞敏先生训诂方法研究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2 | 167-17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贾带赟 | 贾氏家族迁移的方向——以《三国志》《晋书》中的列传为例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7 | 95-9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贾永平 | 精神家园的书写与民间立场的凸显——评高建群的《大平原》 | 小说评论 | B | 2014 | 5 | 168-17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焦石 | 梁小斌诗歌世界中的另类“孤独者”内涵魅力探究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D | 2014 | 6 | 179-18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金鑫 | 论《小王子》中的追寻精神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5 | 2014-8-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瞿萍 |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农民焦虑的个体存在展现——以雪漠的“大漠三部曲”为例 | 晋中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111-11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来森华 | 司马彪《战略》与《兵记》关系管窥——以著录和引用为中心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C | 2014 | 2 | 2014-10-1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来森华 | 司马彪《赠山涛诗》作时新探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2 | 89-9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兵 | 新邵小塘方言代词研究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D | 2014 | 2 | 34-3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军 | 论柳永其人——以柳词为中心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5 | 87-8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琨 | 抗日战争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以《寒夜》《上海屋檐下》为例 | 鄂州大学学报 | D | 2014 | 4 | 44-45+5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琨 | 浅析迟子建的“故乡”情结 | 甘肃高师学报 | D | 2014 | 4 | 19-2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琨 | 多元视角下的“乡土叙述”——20、30年代“乡土小说”比较 | 陇东学院学报 | D | 2014 | 4 | 19-2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娜 | 陆机、庾信在北方的接受度比较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76-7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晓彤 | 浅谈当前的秘书会务工作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8 | 8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晓彤 | 浅谈博物馆讲解词写作——以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博物馆为例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8 | 25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艳 | 卑微地活;无私地爱——刘庆邦煤矿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1 | 34-3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李志斌 | 从柳词内容探究柳永词的创作目的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 | 89-9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洁 | 《大学》文学特色探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80-8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丽 | 嵇含及其赋研究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10 | 124-12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丽 | 论《西狭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学价值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4 | 27-3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蕊 | 反战电影中的人性表达——以《辛德勒的名单》、《全金属外壳》为例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5 | 83-8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镇伟 | 论《心灵史》中宗教与人性的契合和冲突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0 | 81-8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刘镇伟 | 何来诗歌悖论话语的理性沉思与艺术张力 | 宜宾学院学报 | D | 2014 | 5 | 79-82+8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柳永祥 | 辞约指博 言近意远——从田父和乌江亭长看司马迁对项羽悲剧形象塑造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D | 2014 | 4 | 73-7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芦婷 | 汉魏六朝赋中的女娲形象与文学母题的形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0 | 73-7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芦婷 | 女娲神话的移位与唐代诗文中的女娲形象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4 | 2014-6-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吕豪迈 | 杨少衡官场小说浅论 | 天中学刊 | D | 2014 | 4 | 100-10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马小明 | 叶小鸾的婚姻悲剧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72-7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马晓慧 | 审美视野下的畸人形象——对《庄子》内篇中畸人形象的解读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8 | 74-7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马昕露 | 论《周颂·闵予小子》组诗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意蕴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9 | 89-9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马云霖 | 城与乡的对话:从“乡下人进城”谈起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29-3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毛孟启 | 试论科举之政治思想渊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8 | 70-7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毛孟启 | 杜审言与初唐士风转变 |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4 | 104-11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孟利 | 《生死疲劳》中女人生之疲劳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1 | 29-3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莫琼 | 也论《世说新语·文学》之文学观——附论支遁在《世说·文学》中的形象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 C | 2014 | 2 | 74-7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莫琼 | 顾嗣立藏书与著述补考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76-7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莫琼 | 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成书背景考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2014-1-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蒲雨潇 | 醉在宋词里的箫——宋词中的箫意象之浅析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2 | 120-12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漆晓勤 | 从经部文献记载看伏羲与音乐的关系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 | 81-8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师文凯 | 《全宋词》中“红牙板”意象之场所研究——兼论宋词婉约风格与“红牙板”意象呈现场所的关系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4 | 58-6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师文凯 | 仲长统与陶渊明隐逸理想对比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15-1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宋晓娴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管窥《红楼梦》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10 | 136-13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孙红瑀 | 近十年来成兆才研究综述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 | 95-9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孙红瑀 | 崇祯王哭殿 | 戏剧之家 | D | 2014 | 7 | 40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孙琦 | 浅析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命运的原因——以天命、鬼神观为例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4 | 71-7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汤序波 | 声韵学津逮——张闻玉《古音学基础》学术意义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87-8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唐磊 | 桂林官话与现代汉语的动词差异研究 | 教育观察(上旬刊) | D | 2014 | 8 | 82-8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埋藏记忆 释放自我——从小说《陆犯焉识》中婉喻的失忆说起 | 安徽文学(下半月) | D | 2014 | 6 | 19-2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论郑小琼打工题材诗歌的特质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72-7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以情求道的哀婉和以理入禅的冲淡——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废名的《桥》之比较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D | 2014 | 4 | 65-6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从意象的重塑谈中国新诗的突破与不足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5 | 18-1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在对抗中思辨与前进——浅谈五四文学革命的几次论争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83-8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美学意义 | 文学教育(上) | D | 2014 | 6 | 104-10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陶禹含 | 自然的优美与谐趣——华兹华斯诗歌与“诚斋体”之比较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34-3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金元 | 《统万城》:浪漫主义骑士的英雄之歌 | 小说评论 | B | 2014 | 4 | 105-11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静雅 | 黄庭坚皖江地区诗作的特点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42-45+9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淼 | 浅谈“龙鸟说”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9 | 82-8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少杰 | 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诗歌解读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81-8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新荷 | 试论杜甫对唐代侠义精神的认识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87-9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新荷 | 近二十年《小山词》研究综述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81-83+8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魏葳 | 曲避以求志——潘岳《闲居赋》创作心态探究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8 | 77-7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魏珍珍 | 浅析“江”“河”在古汉语中的特指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78-7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文馨 | 鲁迅给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启示——从《近代的超克》到《文化偏至论》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1 | 91-9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吴艳华 | 浅析左思矛盾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咏史》八首解读为中心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34-3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吴艳华 | 试论钱珝《未展芭蕉》中“坼”和“拆”的运用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84-8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葸婷婷 | 浅析语音修辞在公文语言中的运用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D | 2014 | 5 | 71-7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徐志啸 | 宏观认识中国文学——关于文学史若干问题的对话 | 文艺研究 | B | 2014 | 4 | 84-9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许会会 | 世俗的藩篱;幸福的枷锁——浅谈王蒙笔下的青狐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4 | 287+27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许亚龙 | 生之旅途的痛苦冥想——穆旦“季节诗”细读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91-9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兰芳 | 《彖》传主爻解易法 | 甘肃社会科学 | B | 2014 | 3 | 33-36+5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蕾 | 《唐韵正》“车”字演变考论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9 | 128-13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倩 | 浅谈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 | 鸡西大学学报 | C | 2014 | 10 | 127-12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晴 | 刘筠《大酺赋》与宋真宗时大酺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D | 2014 | 1 | 25-2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晴 | 论白沙诗论中的缘情观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8 | 80-8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生善 | 现代视野下对“张先创作影响”的阐释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D | 2014 | 2 | 80-8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生善 | 张先与姜夔词的题序对比研究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8 | 82-8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杨思涵 | 近代诗学中的陌生化 | 文学教育(中) | D | 2014 | 1 | 4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尹占华 | 于国学园地中辛勤耕耘的学者——西北师范大学郑文教授学术事迹 | 甘肃社会科学 | B | 2014 | 4 | 253-25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岳洋峰 | 论庾信礼学观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 C | 2014 | 5 | 20-2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凌云 | 复合词的理据浅析 | 甘肃高师学报 | D | 2014 | 3 | 41-4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凌云 | “乾”字的考释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D | 2014 | 6 | 141-14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朋兵 | 试论应璩《百一诗》和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 C | 2014 | 1 | 66-68+8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志峰 | 论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古典舞的委婉含蓄 | 旅游纵览(下半月) | D | 2014 | 8 | 34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志峰 | 尚武习俗之下的甘肃秦腔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3 | 17-2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志峰 | 《陇上优伶志》中的牛士颖秦腔审美标准 | 戏剧之家(上半月) | D | 2014 | 4 | 48-4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张志峰 | 二十世纪甘肃秦腔史研究现状 | 戏剧之家(上半月) | D | 2014 | 6 | 38-3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面对死亡的拷问——论祥子与阿Q的人格及其关系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D | 2014 | 8 | 180+18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暗恋桃花源》中寻找的二维性——过去、将来 | 大众文艺 | D | 2014 | 9 | 29-30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着魔猎人”充满欲望的流亡——关于《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和奎尔蒂与洛丽塔的解读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D | 2014 | 8 | 63-6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浅说歌词与现代诗歌的几点共性与差异 | 现代妇女(下旬) | D | 2014 | 3 | 14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三峡》教学内容述评 | 科教文汇(中旬刊) | D | 2014 | 8 | 183+18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麦克白》中的女巫和幽灵形象的作用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D | 2014 | 3 | 50-51+5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洪星 | 例谈网络空间中诗歌的口语特征 | 文学教育(上) | D | 2014 | 5 | 104-10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济凯 | 浅谈郭象“至正”论对西晋士风的影响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2 | 86-8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丽娜 | 女娲文化中的蛙崇拜与龙蛇化问题思考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 D | 2014 | 1 | 16-1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赵钟晓 | 理性对待消费文化中的奢侈品文学现象 |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60-6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郑骥 | 惠洪禅林笔记《林间录》及其文献价值 | 法音 | D | 2014 | 5 | 35-41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郑骥 | 民歌文化功能概述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5 | 93-94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郑炜华 | 论《红楼梦》医者形象的文学价值 | 名作欣赏 | D | 2014 | 5 | 99-102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钟浪生 |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7 | 76-78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日蓉 | 《郋园读书志》订讹十三则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79-8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日蓉 | 张均衡刊刻丛书及其价值略论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83-85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永蔚 | 宋仁宗朝祈谷礼之实施及其礼乐主旨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8 | 68-69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永蔚 | 孤独的人和性情的诗—聆听时代的呐喊与呼唤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D | 2014 | 5 | 25-2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永蔚 | 南朝藉田礼制建设的文化思考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1 | 51-53+10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永蔚 | 宋初“变家为国”过程中的“崇文”模式——以太祖太宗两朝为例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D | 2014 | 2 | 34-36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周玉涵 | 论文学创作的真实与虚构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D | 2014 | 2 | 64-65+83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朱利华 | 嘉峪关明清碑文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D | 2014 | 3 | 65-67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