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学高端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之五《中国文化中的印度影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3浏览次数:64

   

    6月7日,“历史语言学高端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之五在教师发展中心进行,香港教育大学教授朱庆之先生作了《中国文化中的印度影响》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韩高年院长致辞,欢迎朱庆之先生回到母校讲学。

    报告中朱庆之先生以我们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引入,如:为什么第四指被称为“无名指”?为什么父亲会被称为“爹爹”?“影响”这个普通词的现代意义从何而来?周敦颐《爱莲说》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是他创造的吗?汉语用量词表名词复数,为什么会同时用“们”表复数。“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词是汉语的故有词吗?为什么夫妻互称“冤家”,父母会称孩子为“讨债鬼”?为什么《孔雀东南飞》会用孔雀起兴?从这些例子我们现代人会认为是汉语故有的,但是仔细深纠会发现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无名指有可能来源于古代梵语和巴利语,受佛经翻译影响而产生的。“爹爹”最初见于佛经写作记音字“多多”,后加义符“父”成为“爹”。“影子”和“回声”是印度佛教里著名的喻体,佛教传入使汉语故有词“影响”的意思发生了重大变化。莲花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不同的,佛教中的莲华喻为莲花带来新的比喻义。汉语是用“数”表达复数范畴的语言,“们”是中古才发展出来的很不完善却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类”标记的符号,这和佛经翻译中对佛典中类标记有关。“过去”“现在”“未来”汉语故有的表示词是“昔”“今”“将”,通过梵汉对勘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是意译词。夫妻互称“冤家”孩子是“讨债鬼”都与佛教思想有着深刻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用孔雀起兴而不是用中国传统意象“雎鸠”之类的意象也是来源于佛教,佛教中认为痴于情就会堕入轮回成为鸟。朱庆之先生指出:做学问必须从大处著眼小处著手。为学要有好奇心,凡事要问“为什么”。佛经翻译作为汉语史中最大的语言创造活动,对汉语以及汉文化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讲座结束之后朱庆之先生认真倾听和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氛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