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是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校历开学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学院师生以网络在线“教”与“学”开启新学期。第一周,学院共有42位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开设本科(预科)课程20门,94课次,188学时,参与学生5500人次,课堂到课率98%以上。
自二月初以来,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掌握“雨课堂”和其它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准备各项应对网络突发状况的预案,不断提升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的多渠道管理,希望能创设一个尽可能好的平台与学生交流。
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已是信息时代、全息社会,特别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时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将中国语言与文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通过网络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读书写作,对我们全院教师来说,更是一项基本技能。
同学们宅居在家,丝毫也没有放松学习,以中文学子特有的方式——阅读经典,文学战“疫”,认真预习老师预先发送的教学资料,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教学平台测试,为新学期在线学习做了精心准备。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对于学生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希望文学与之相伴;无论身处何境,希望经典给予力量。
2018级汉语言文学4班燕黎宁同学这样说:“受疫情影响,师生相聚于网络。虽然雨课堂线上教学常常碰到网络‘堵塞’,但好在可以回看教学视频重播,而且有‘堵塞’现象时,老师们会借助其它多种渠道辅助授课。雨课堂弹幕,企业微信、腾讯会议、qq课堂语音对话,互动通畅,平常不敢发言的同学都活跃在网络平台上了,老师上课还给我们发红包,我们对于这种上课方式很有新鲜感。”
2019级汉语言文学5班的穆璇同学说:“疫情期间,网课教学以多个计划方案、多种教学形式共同展开,距离无法隔绝情感交流,时空无法阻断知识传播,新冠病毒更不能战胜西师精神!”
“上网课虽然看不到老师的脸庞,面对面的互动少了,但通过发送弹幕等形式反而加强了给老师的及时反馈,但我依然很渴望和老师同学们相见的日子。”2017级汉语言文学4班的杨俊同学说,“还有个棘手的问题是同学们手头没有教材,幸好细心的老师提前把教材拍成照片,提前发布在雨课堂的公告栏里了!”
“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深度融合,通过网络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读书写作,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为了克服网络拥堵、声音传输不清晰、无法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不便等问题,融合不同教学软件的优长,主要采用“雨课堂+企业微信”“雨课堂+QQ群”和“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教学形式,将预习、阅读、讨论、答疑等内容贯穿其中,不仅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落实了本科教学课堂延伸五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周的实践,固然存在技术层面的诸多不足,但全院师生在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亦如我们的专业、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经典,一“线”之间、一“网”之间,情感涌动,力量俱生。同时,也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甚至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上,也是一次重要的启迪和实践。
全院师生相聚云端,品味经典,共享语言与文学的力量,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疫情隔开了你我之间的距离,但隔不断我们对知识的渴望,更隔不断师生情谊。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学们线上按时上课,居家静心读书,就是文学院学子对病毒最有力的抗争!
温馨提示:为保障在线教学的稳定性,提升教学质量,自3月2日起,“雨课堂”升级为“长江雨课堂”。请同学们在手机微信关注“长江雨课堂”公众号,之前在“雨课堂”绑定身份的同学无需重新绑定,之前未绑定身份的学生请在“长江雨课堂”公众号进行身份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