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斗中,每个人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人生在奉献中出彩。文学院青年学子们闻令而动,也在这场战“疫”中团结一致、戮力同心,以青春之名,贡献抗疫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冲锋所向!
董露艳,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疫情发生后,她积极响应通渭县襄南镇党委的号召,带领其妹妹董玉娟(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弟弟董彦博(石河子大学学生),参与到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在抗击疫情防控第一线。
“党旗所指,就是冲锋所向!使命在前,党员必须冲到第一线,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始终记得自己在党旗下的宣誓,哪里需要我,我就要主动上前,为群众做好服务,全力以赴打好防疫攻坚战!”董露艳同志铿锵有力地说。“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守护什么,但作为大学生、作为党的一员,已然有了对家人、朋友、社会的责任,这次的疫情让我明白,其实‘守护’不需要你拥有盖世英雄般的勇气与能力,严格遵守抗疫防控工作秩序就是一种渺小中透着伟大的守护。大学生和党员这两个词意味着担当的勇气与责任的决心,也意味着即使不能用青春去奉献,也该用决心去战斗”。
秦奋,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2月5日,收到解除隔离通知书的她,便立刻值守在联防联控工作点。在值班期间,除了有临时分派的任务以外,其它时间她都坚守在卡口值守。每天按时到岗,严格按照人员管控制度,登记来往人员车辆、劝返外来车辆。
为缓解人们的恐慌情绪,她带头宣讲科学防控知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她和其他志愿者挨家挨户的排查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排解长辈们心中的担忧。她说:“人民日报上有一则关于疫情的快评,题目为《党旗是我们的底气》。在入党申请书上,在思想汇报中,我一次次写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我想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更有义务和责任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乡人民健康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志愿服务,让青春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鲁睿,2019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生。疫情发生后,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她积极响应国家和当地团委号召,作为社区防控志愿者投身于防控疫情一线,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其主要工作是对家乡天祝县一小区950余户住户的基本情况进行电话摸排,包括常住人口姓名、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等,询问是否外出及是否有外来人员等特殊情况,进行防疫防控调查,并加强防疫政策宣传,提醒大家提升防范意识,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徐文玲,2018级汉语言文学3班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徐文玲自愿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防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她的工作地点是华干路社区,每天按时报到值守,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核查进出人员信息。在这过程中,她深切体会到所有的努力基于人,所有的信心源于人,所有的成效来自人。而作为志愿者,即是体力奉献者,也是心灵受益者。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可以聚千钧之力、成潮流之梦。
米玛扎西,2019级汉语言文学5班学生。2月28日,共青团桑珠孜区委员会向辖区返乡大学生发出倡议,让广大大学生朋友认真践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践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得到消息后,桑珠孜区返乡大学生米玛扎西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和当地103名返乡大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被分配到城区25个便民警务站,协助公安民警、党员突击队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换上印有“青年志愿者”的蓝色马甲,戴上红色的“青年志愿者”袖标,整理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单,检查消杀喷雾器,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
刘岩,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曾在西藏军区某部服役,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疫情发生之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战“疫”。放假在家的刘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认为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同时又是一名青年学子,自己责无旁贷,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战役,作为退伍军人“若有战,召必回”,他主动联系户籍所地徐州市铜山区团委,用最迫切、最真挚的语言书写了一封“抗疫请战书”。他在请战书里这样写到“作为一名党的战士,我应该义无反顾的战斗在第一线,迫切之心,难以言表”,一颗赤子之心展现在字里行间。
每天清晨,刘岩早早地到村里的疫情防治点开展防疫工作,登记进出车辆、测量人员体温,为村民普及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他利用自己的电脑创建村民出入电子信息档案,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村民出入信息的管理。他在参加一线抗疫的阵地上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
在磨砺中成长,在风雨中前行。疫情发生以来,文学院先后有47名学生参与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卡点值守、社区摸排、心理疏导等工作,在战“疫”一线磨砺成长,在疫情防控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中热情点赞战“疫”的青春力量,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和殷切嘱托,激励着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奋战、再立新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时代青年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