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白露已过,秋分未至,万木葱茏,天气初肃,这是兰州的高光时刻,也是师大最美的时刻。在此,我谨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向新入学的292位本科生(包括50位预科生)、129位硕士生、17位博士生致以热忱的欢迎和热烈的祝贺!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九月十八号,这是一个有着特别历史意义的日子。90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入侵沈阳,中华民族进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师大中文就是伴随着抗日烽火艰难走来的。今天我们举行2021级的开学典礼,因而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我们有两句欢迎词,一句是“百年师大,世纪中文”!欢迎各位萌新来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也祝贺大家经过辛勤付出与顽强拼搏之后,选择了中文专业以之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与将来的人生道路。还有一句是“陇右文脉、斯文在兹”!师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1月9日,太原沦陷,西安告急,1938年3月6日,西安临时大学迁往汉中,成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其中西北师范学院的校址就在汉中的城固。西北联大存在了仅1年零4个月,但却保存了中国教育的火种。1940年4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越秦岭、渡黄河,西迁兰州。1945年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复校;大部分则坚守在了兰州。1958年前为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所以,师大中文,不仅赓续了120年前发轫京师的学术传统,也继承了80年前西迁兰州、扎根陇原的精神血脉,更凝聚了40年来地处西北而逆势奋起、艰苦努力的特别成就。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在赵逵夫先生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得全校第二个博士点,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的;2003年获得“古典文献学”博士点;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被评定为甘肃省优势学科,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单位,2021年产生本校中文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自信地对大家说:师大中文,不负所望!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微信公众号叫“天下中文系”,它介绍了很多学校的文学院,一般都用“走进某某学院”的模式,而在介绍我们的时候说:“这里是先秦文学研究的高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这也是学术界对我们学科特色的普遍认识与基本评价,很值得我们自豪!
特别要提到秘书学专业——去年我也专门说过这个专业的情况。我们的秘书学是整个西北地区最早开设、也是首屈一指的专业,距今已经30年了。2021年全国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西北师大秘书学名列全国第11位,这是极为不易的。我也调研过相关高校,目前全国做得很好的有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暨南大学还开设有“高级秘书与行政管理”的博士点。从专业需求来看,这是个很紧缺的专业,应用前景很好。我一直强调,我们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就是“小班化、精品化”的模式:特别限定招生计划,专门优化培养方案(每年招生计划限定为30人内);同时,还将开设“高级文秘与文化工作”研究生招生方向,打通本、硕之间的瓶颈。我们的专业定位,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西北第一、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今天在座的29名同学,很可能就是未来全国优秀的秘书学人才。这是特别令人振奋的,也热切期待大家的专业进步!
以上是对同学们的欢迎以及对学院情况的介绍,是今天致辞的第一层意思。下面谈第二次意思,说说我对同学们即将开始的新学习的期待。我主要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士人品格的持守,一个是元典精神的传承。我在前两年开学典礼的致辞中,分别谈到了“追寻中文专业的意义”、“坚定中文专业的信念”等问题,今天所讲,可以归结为“持守中文专业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的题目很大,我尽量将它限定在具体的问题上。
首先说士人品格。今年8月1日,华裔学者、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逝世。余先生是钱穆先生的学生,他说钱穆先生是“一生为故国招魂”,师生二人对传统文化都充满了“温情”。余先生逝世后我又重读了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余先生特别关注“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他也由此考察了两千五百年来中国“士”的传统,以为其流风余韵至今未绝。他将“士”与西方所称道的知识分子相比拟,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余先生认为“士”的精神也正是如此。《论语》说:“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还记载,子贡有一次问老师:“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特别强调了“行己有耻”。 “士志于道”与“行己有耻”便规定了“士”是社会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曾子说得更为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觉得这是治愈“躺平”的最好良方,一个人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又如何能够安心躺平呢?余先生还说到汉末士人领袖如李膺,“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陈蕃、范滂,都有“澄清天下之志”等,这就是对 “士志于道”与“行己有耻”的根本体认。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个意思被北宋的范仲淹进一步概括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话“激动了一代读书人的理想和豪情”。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我想,这就是我们强调“士人品格”的根本目的。
关于“士人品格”,还想说一个意思。孟子特别强调“大丈夫”,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一种独立不屈、自尊自信、顶天立地的个性品格。《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汪曾祺的文学自传,书名就叫《宁作我》,吴承学老师也专门引用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句话。其实也就是对自我的信心。
再来说“元典精神”。这里讲“元典”,含义是很明确的。“元”的本义是指“头”,《说文》讲:“元,始也。”所以,“元典”就是源头的源头,是经典的经典。这个意思,有些类似于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所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刘知几《史通》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意思也是指那些文化元典。可以说,元典是历史上最有价值、最有力量的著作,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维系,就是通过元典精神的传承得以实现的。赵先生给我们讲,我们的学问就是给民族续香火的。这个“香火”,正是通过“元典精神”的传承得以实现。冯天瑜先生《中华元典精神》一书,就是专门讨论以传统的“五经”为代表的“元典精神”。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在他的名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人类“轴心时代”的重要命题。他认为,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在它之前都“趋进”它、在它之后都“回味”它的时代,一个民族的中心价值大体在这一阶段定型,而这些价值对该民族此后的发展则起着范畴的作用。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如何说的。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这一时代大体相当于我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学者们进一步指出,“轴心时代”更是一个创造了“元典”的时代,姜广辉先生称其为“经典现象”。这里的经典,就是元典的意思。
进一步说,就整个经典而言,讨论其精神价值也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经典回归”成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趋势。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原典精读”“经典重读”“经典导读”等课程;我们则面向全校开设了“中华元典导读”系列课程,今年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与此一致,“经典阅读”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意大利的伊塔洛·卡尔维诺有《为什么读经典》,华人教授徐贲专门著有《阅读经典》,詹福瑞先生也有《论经典》等,都可见其影响之大。经典阅读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Great Reading”。美国的列奥·斯特劳斯《人文主义》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老师们自己是学生,而且必须是学生。但却不能如此无限推延,最终必须有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是伟大的心灵。因为事关重大,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他们是最伟大的心灵……这样的人只能在伟大的著作中遇上。人文教育因此便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这个意思,其实就是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也。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经典的精神价值就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得以传承。元典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归结起来,就是教一个人如何取法乎上、高自标持、如何真正成其为人的。有着“修齐治平”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又如何会陷入到无意义的“内卷”当中呢?所以,元典精神也是治愈“内卷”的良方。
讲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士人品格”与“元典精神”,前者关乎修身,后者关乎读书,这是大学最重要的课程。愿大家能够学有所成、收获满满!
后天就是中秋节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一词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这种心胸境界令人向往。祝老师们、同学们花好月圆、幸福美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