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晚,学院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宗迪教授在线作了题为《昆仑的神话与历史——从昆仑墟到昆仑山脉》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教授、董芬芬教授、杜志强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米海萍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赵厚均教授等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与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300多名青年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一起参与了此次学术盛宴。讲座特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首席专家赵宗福教授为与谈嘉宾。这次学术报告由我院李生滨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马世年院长代表学院对刘教授能在百忙之中应邀作线上学术报告表示感谢。会议主持人李生滨教授介绍了刘宗迪教授的求学经历、研究方向以及学术成果。
刘教授从“昆仑原在东方”“昆仑何以西迁”“昆仑山脉的构建”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通过考证《山海经》《尚书·禹贡》《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地形训》《史记·大宛列传》《水经》等史料文献,对“昆仑”概念史和认知现状做了细致梳理。刘教授认为昆仑最初乃是通名而非专名,古人将祭天的祭坛称为昆仑墟,将祭坛所在的大山称为昆仑丘。多方考证,进而推断出《山海经》的地理范围与今山东半岛相对应,并由此提出了《山海经》所记载昆仑乃是今山东泰山的论断,并通过对“河出昆仑”“导河积石”等问题的解释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佐证,作了自己的判断。其次,刘教授通过《尚书·禹贡》《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地形训》等史料文献中的地名都出自《山海经》的论证,以及汉武帝、唐穆宗、元忽必烈、清康熙和乾隆的河源探索,解释了昆仑山何以西迁的问题。刘教授认为,昆仑山的西迁既与后世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确定昆仑山位置有关,也与国家版图变化紧密关联。最后,刘教授讲述了从昆仑山到昆仑山脉的演变过程。刘教授认为《山海经》原本是对地理的真实记述,只不过在后世流变中,原本真实的记录演变成为神话,昆仑因此成为了神话中所记载的位于西方的神山,恢弘瑰奇的昆仑神话激发了探险家们去中国西部寻找昆仑山。昆仑概念泛化之后,新疆和青海出现了双峰并峙的两座“昆仑”,现代地理学因此将连接东西两昆仑的山脉称为昆仑山脉。
在交流环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董芬芬教授高度评价了刘宗迪教授的《山海经》研究,认为刘教授能发前人所未发,引人深思,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海师范大学赵宗福教授认为刘教授的研究富于创新精神,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特别是从中华文化历史背景下看待昆仑,通过文献梳理和辨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识见;华东师范大学赵厚均教授对刘教授的报告表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青海师范大学米海萍教授也在线上进行发言,认为刘教授的研究“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提出了若追根溯源更多文献则昆仑亦应在中国西部的观点。另外,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学子也在对话框热情讨论,涉及该学术话题多方面价值和意义。
报告最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教授对刘宗迪教授再次致以诚挚的感谢。李生滨教授对此次学术交流作了总结。李生滨教授认为:一部《山海经》不仅介绍了山川河流和九州大地,还有各种远古神奇的动物和植物,包括矿藏资源。因而这是一部地理之书,更是一部博物之书,亦可谓是“古今语怪之祖”。鲁迅称其为“古之巫书”,茅盾、袁珂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之书,千百年来关注、研究者众多。刘宗迪教授的研究聚焦重大问题,用工深厚,既有精细的文献考证,又不乏实地的田野调查,形成自己独到的路径和结论。并引用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扉页上的题词:“人类之所以时常清点祖先们留下的神话遗产,因为那里面埋藏着与自己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总结了神话研究对当今社会以及人类的人文意义,赞扬了刘宗迪教授围绕《山海经》的多方面研究成果。为了讲座的更广大效果,还推荐了韩高年教授《<山海经>注译》、刘宗迪教授《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及米海萍教授选编《专家学者论昆仑》等著作。此次学术报告在师生们的“线上掌声”中圆满结束!
刘宗迪简介:
刘宗迪,山东青岛人,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任职。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俗学、神话学、文化史和先秦文献等领域的研究,长期从事《山海经》研究,著有《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06年)、《古典的草根》(三联书店,2010年)、《七夕》(三联书店,2013年)、《山海经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