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以西行为方法——《西行悟道》分享会”在云亭校区文学院409会议室顺利举行。《西行悟道》作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强教授、李生滨教授、杨天豪副教授、李晓禺副教授、宋登安副教授、王梦琪副教授、慕江伟博士,记者董涛,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共60余人参与了本次分享会,活动由孙强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徐兆寿教授介绍了创作情况。《西行悟道》的创作源自对西部在中国尴尬处境的认识,在向西行走的过程中,生发了诸多关于西部和中华文明的困惑,便诞生了《西行悟道》,因此,《西行悟道》是在不断思考中完成的。同时,他提到这本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分享会上大家能畅所欲言、批评指正。
在研讨环节,与会老师和同学先后作了发言。李生滨教授认为徐老师是一个爱故乡、爱中国文化、注重精神生活、有自己真正想法和追求的作家。主要选择“道与名”“问道与补天”“雍州和凉州”“情与志”四组概念展开评述,“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名”是一切东西被认识到的原初状态,该书是为整个西部故乡和中国文化的正名之作。杨天豪副教授分别从阅读的快感、写作的情感、故乡的温度三个层面,谈了自己阅读的真切感受,认为《西行悟道》承载着对“根”的情怀与自信,在强烈的情感感召下,阅读时能产生共鸣,能体验到故乡的温情与柔软。王梦琪副教授将该书比作“一个另类文人的身体征程”。所谓“另类”是指精神内核方面,作品具有一种来自精神原型的力量感召。“身体征程”是指辽阔叙事的写作方式,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精神意义上,前者指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者指向书中的哲学沉思与天下情怀。董涛认为《西行悟道》是一部勇气之书,真诚之书。用自己的足迹寻找答案,因为不盲从,所以能在顿悟和渐悟中发现西部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之源。书中呈现了勇于自我剖析的品质,打破了现存的偏见和不见,一个寻道者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宋登安副教授从文体角度对《西行悟道》进行了分析,认为此书是一部文化散文,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创作方式从虚构向非虚构的转变,从文学起步走向文化的汇通,完成了人与文、情与道与理的融合。慕江伟博士认为徐兆寿老师的“三栖”身份令研究存在一定难度,研究时需要对其身份进行总体考量,提出将《西行悟道》与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穆涛《中国人的大局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
同学的发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以“重建、重塑、重述”为关键词,探讨了作品的文化意识与反思精神。黄静姝对《西行悟道》重塑历史文化传统的时代精神意义作了分析;黄耀娟认为该书呈现了重建主体性身份的思考;张睿聪关注到了对文化的问与辩;卢馨果认为是对原生态文化的叙写,其中包含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探源;包亮平提及了重建自我意识和在文明互动中寻找话语权的重要性;魏铭瑶通过“西部与中国”“中国与世界”两条线索的把握,评析了边缘对中心的反抗和渴望平等交流的思绪。第二,讨论了该书是“如何写”的,是如何组织庞杂的各种资料的。刘凤展从文艺心理学入手探讨了创作的心理机制;骆晓梅认为,在一定事实约束下的合理推演和“想象”,使作品呈现出“寓言化”的特征,“对话体”的使用让作家的思考形象化;谢莹关注到了该书的游记性质;王茜从“大历史观”着手,谈及了以现代性的眼光对历史的审视;邓玲丽以“荒漠意象”为切入点,进一步论述该书的总体美学特点。
在评议环节,李晓禺副教授对与会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也谈了自己对于《西行悟道》的认识。他认为作者及其作品是传统文人、文章的再现,散文集跨越众多学科,容纳了丰厚的内容,并对“跨到哪、跨过去干什么、如何跨”有着明确的意识,即以“道”为落脚点,完成古今中西的融合。
徐兆寿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当中,重新审视西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们发言及学院的感谢。
在分享会的最后,孙强教授就此次活动进行总结。首先,他指出,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具有深厚的文学创作传统,徐兆寿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一直处于文学现场,是中文专业毕业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西行悟道》是一部兼具理性思辨和感性表达的作品,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展现了作者重构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努力和企图。其次,他认为今晚进行汇报的同学准备比较充分,发言很精彩,做得比较好,希望同学们继续加强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