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赵辉:文化记忆与感物而动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次数:233


2023年7月6日,应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中南民族大学赵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文化记忆与感物而动”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马世年教授主持,教育学院赵晓霞、文学院王浩、董芬芬、王志翔、伏雪芹、陈丹奇、刘阳杰等老师以及两个学院的师生共计四十余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围绕文学的“感物而动”、事物的内化与文化记忆、感物:主体经验与记忆的唤醒这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讲座伊始,赵辉教授对“感物而动”的含义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引《岳阳楼记》《桃花扇》《乌衣巷》等名篇入理,将自然物色、历史事件以及曾受人们忽视的建筑山川纳入“物”的概念范畴。其次,通过对“自然之物”与“文化之物”之间转化机制的论述,赵辉教授强调“所有记忆都是文化的记忆”指人们对生产生活经验获得的知识、观念进行的保持和再现;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最后,赵辉教授指出,文化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感人之物必是进入民族记忆的文化之物;感物而动是作家情感与物的回忆的对应,对于同一文化之物,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心境,原因在于是否拥有相关的文化记忆。

报告结束后,学院董芬芬和王浩老师分别与赵辉老师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对谈,青年老师们也分享了听完讲座后的收获与启发。随后,赵老师又积极回应了诸位老师的心得,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情、耐心的解答。



最后,马世年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简要总结。他指出,赵辉教授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对“感物而动”这一传统文化创作论作出了新的阐释;指明文化之物和非文化之物的区别不在于形态和载体,而在于人们主观的理解和认同;以文化记忆做研究应坚守根本,应使西方理论成为论证本土文化资源的有力工具。

本次讲座的开展非常成功,是一场高水平的、极具前沿性的学术报告,同学们都受益良多。

 



主讲人简介:

赵辉,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先秦汉魏南北朝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学发生学、文学身份理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一项;著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六朝社会文化心态》《心旅第一驿——先秦社会文化心态》《先秦文学发生研究》《中国文学发生研究》《中国文学谱系学》《先秦两汉文学谱系》《唐歌宋唱——唐宋诗词小史》等;现研究“文学身份理论”“唐前歌诗表演话语符号体系的发生”;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