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召开蒋冀骋先生关于简牍语言文字研究座谈会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3-08-11浏览次数:219

2023 年 8 月 8 日上午 ,应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之邀,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蒋冀骋教授与相关师生召开了简牍学学科建设及简牍语言文字研究座谈会。座谈会在田家炳书院一楼简牍研究院资料室进行,由文学院教授、简牍研究中心主任洪帅主持,与会人员有文学院侯兰笙教授、任立博士,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教授、李迎春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杨同军教授及文学院、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简牍学研究生。



座谈会围绕如何促进简牍语言文字研究发展,使“冷门”不冷,“绝学”有继这一主题展开。

蒋冀骋先生指出,第一,学科建设要以独立自主为主,要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建立起接续不断的人才梯队。第二,在培养学生时,也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科任务。要让学生深耕细耘,一个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至少要能做十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知识、学习治学方法、寻找书中不足。第三,关于怎样引进师资的问题,蒋冀骋先生说古人看重“师门”,今人看重“校门”。而我们在引进人才时应该首先看重实力,看人才的发展潜力。最后,蒋冀骋先生指出,学科内部团结对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科内部要做到“利益分担,互相支持”,不能因为一些小的利益,出卖学科利益。发言的最后,蒋先生指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把简牍和出土文献作为一个重点来突破,是发扬乾嘉学派的朴学精神,是在学风浮躁的环境下扎扎实实做学问。蒋先生还指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根底之学”,对于学生来说最扎实的方法就是——背,每个人都要至少熟背一本书作为自己的“根底”。



蒋冀骋先生发言完毕后,与会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侯兰笙教授表示,非常认可蒋冀骋先生的观点,认为蒋先生的观点都是真正对学科建设有力的、切实可行的。杨同军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能和蒋老师、侯老师聚在一起参与此次座谈会,这对于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任立老师表示,非常感谢蒋老师毫无保留地为我们作出指导,今后也会努力背诵《论语》和《道德经》,并且再加深对《说文解字》和《广韵》的印象,为自己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李迎春教授表示,非常开心在此与蒋老师和侯老师面对面交流,从跟两位的谈话中学到了很多。李迎春教授还表示,发扬甘肃的特色,让更多人了解简牍、喜欢简牍是我们建设简牍学这一学科的初衷。随后李迎春教授对《简牍学研究》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读简班进行了介绍。洪帅教授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的成立、发展和未来规划,对《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集刊的创办与编辑做了说明。刘再聪教授首先对蒋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向蒋老师请教了简牍学科建设中更加细节化的问题。


最后,洪帅教授总结到,这次与蒋老师的谈话让我们收益颇丰,蒋老师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引进人才、怎样读简等角度进行了指导。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努力,继续发扬简牍学,将简牍学流传下去。


(与会老师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杨同军、刘再聪、蒋冀骋、侯兰笙、洪帅、李迎春)

 

蒋冀骋简介:蒋冀骋,湖南祁东人。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副书记(正校长级),《古汉语研究》原主编。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评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对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之学等均有较深的造诣,出版了《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近代汉语纲要》《近代汉语音韵研究》《敦煌文书校读研究》《说文段注改篆评议》《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研究》等专著,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汉语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敦煌文书校读研究》于1994年获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二等奖,《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研究》分别于2012年和2022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中《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于2017年获湖南省第十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二等奖1项(2000年)。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指导的3篇博士论文分别于2005年、2008年、2011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成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