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应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范子烨教授作了题为《关于传为岳飞所作<满江红·写怀>词作者问题的论争与文学意象的历史考察》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学院李天保教授主持,我院60多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范子烨教授对《满江红·写怀》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进行充分肯定,指出学术界有关这首词的作者及其产生的时代争论,并进行溯源梳理。范子烨教授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余嘉锡先生率先提出《满江红·写怀》的作者真伪问题。之后长达半个世纪,词作者真伪问题就成了文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段公案。范教授系统地梳理了余嘉锡、夏承焘、张政烺、杨镰等学者的“辨伪论”,以及唐圭璋、程千帆、姚雪垠、邓广铭、王曾瑜、王瑞来、周汝昌等学者的“证真论”,在此基础上,范教授考辨细致,表达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讲座过程中,范教授强调此词中的文学意象与文本建构的关系,讲解“长啸”“长车”“山缺”等文学意象,并对“山缺”给予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山缺”作为一种美丽的意象,绝对不应成为“踏破”的对象,从文学史的角度对经典意象进行了解读。
讲座互动环节,范教授热情、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随后,范教授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研究心得,强调做学问应该深入阅读,广泛阅读,不断提高个人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范教授强调,“完整地阅读和思考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必要”,并提醒广大青年学生治学态度须正,治学方法须严,致力达到厚积薄发、触类旁通的水平。
李天保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并分享了个人体会,认为范教授视野开阔,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厘清了学术界的一些分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为我们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方向。李天保教授还认为范教授的研究具有示范性,提倡在研读有关经典文学作品时,还可以把细读文本与现地考察研究结合起来。
主讲人简介:
范子烨,生于1964年5月。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创新工程首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以及基于中古文学与音乐之关系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引进人才项目一项(省部级),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担任首席专家。曾出版出版学术著作10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东方出版中心,2010),《中古文学的文化阐释》(台湾成文书局,2011),《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竹林轩学术随笔》(凤凰出版社,2012),《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世说新语〉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五斗米与白莲社:对陶渊明的宗教文化解读》(凤凰出版社,2020),《鼓簧斋学术随笔》(凤凰出版社2021),《自然的亲证——啸音与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和《在文化的原野上》(商务印书馆,2022),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所主持的科研项目“美国现代汉学与中国中古文化”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第七届青年教师基金(2000年12月7日),所撰论文《拒斥与吸纳:论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1月15日),论文《“机关木人”与“愚公移山”——季羡林<列子>成书于西晋时代说续貂》,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