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第四季)第六讲丨王志翔:第一王朝:夏代的图像与信仰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02-13浏览次数:10


202422日,我院王志翔老师在线作了学术讲座《第一王朝:夏代的图像与信仰》。本次讲座由刘阳杰老师主持,我院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志翔老师引用与夏人相关且为世人熟知的鲧禹治水、禹划九州、禹会涂山等神话传说,对文献中涉及夏代的神圣叙事做了勾勒,之后王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讲座。首先,王老师结合文献记载,用图像展示了夏代的核心活动空间,并用考古材料对史籍的可靠性做了证明。其次,王老师梳理了自晚清民国以来中西方讨论夏代是否存在的观点。王志翔老师指出,由于部分学者认为出土的殷墟卜辞中没有夏代的相关内容、夏可能是周人在伐商前后杜撰的朝代、有关夏史的文献记载源于神话,因此形成了“夏代怀疑论”或“夏代否定论”。最后,王志翔老师通过讲解夏代的时空范围内出土的图像资料,对夏代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夏族的信仰做了考证,并得出结论认为否定夏代真实性的观点是不成立的。讲座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报告结束后,王志翔老师依次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刘阳杰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刘老师指出,根据文献记载,商代之前的夏代在中国历史上颇具转折性,因此对夏代真实性的探讨也就极具学术价值。通过王志翔老师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文明遗址以及夏时期龙图像的存在,皆表明中外学者否定夏代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从夏时期的图像看,夏王朝的臣民对其神话传说和历史叙事由来已久。我们在今日应该寻找更多的材料,探索夏代的历史。



 

主讲人简介

王志翔,1993年生,甘肃秦安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文化资源与华夏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丝绸之路》期刊编辑。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图像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课题1项。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励耘学刊》及香港《新亚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