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夏文明传承之河西宝卷调研”团队赴张掖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他同时强调,在具体的过程中青年学子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夏文明传承之河西宝卷调研”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李妍的带领下于715日赴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开展学术调研和实践交流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第一站到达民乐县的“上天乐石窟”。上天乐石窟,又名朝阳洞,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城西北3千米处坐西向东的位置,开凿于洪水河西岸崖壁上。虽实地调研攀爬过程较为艰苦,但实践队成员始终不忘初心,以青春之姿砥砺前行。




依据守窟人王守国老先生的讲解,结合文献资料,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上天乐石窟是中国唯一以宝卷内容做壁画的洞窟,它创修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曾有窟室36处,现存洞窟17个,洞内的壁画与塑像,以儒释道题材为主。壁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大多数为清代壁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上天乐石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河西地区“三教合一”现象、宝卷内容图像化、河西走廊石窟的窟型、造像、壁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5号石窟是实践团队成员主要的研究对象,洞窟内的壁画主要描绘的是《敕封平天仙姑宝卷》中的故事,实践团师生们对比了文本与图像不同的表达效果,就画面中所展示的民俗文化,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积极查找资料,求证探索,在参与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反复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学子的风采。




洞窟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后经历了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现在洞窟内有多处坍塌掩埋。在参观石窟时,实践队成员也发现石窟中存在大量旅客随手涂鸦,污染了壁画与题字内容,使得原本具有高艺术价值的石窟因缺乏有效保护变得面目全非。实践队成员在感叹前人优秀艺术作品的同时,又为经历了人为破坏,如今暴露在风沙下,承受自然侵蚀的文化瑰宝感到惋惜。



参观完上天乐石窟后,实践队成员又应邀抵达“守窟人”王守国老先生的家中,与老先生共同阅读《民乐水陆画》和《民乐文物》两本地方文化书籍,并对王守国老先生进行采访,了解到王守国老先生是家中第三代的守窟人。年过八十的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着洞窟,在王老先生身上,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私精神与优良品质。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青年学子无怨无悔的使命担当。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团队成员对河西走廊仙姑文化文本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知,真正做到了在实践锻炼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不仅熟悉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更意识到青年大学生要切实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无私奉献精神,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