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林少雄:中国文化的触觉特质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07-27浏览次数:325


2024年7月26日上午,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少雄先生莅临学院,作了题为《中国文化的触觉特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罗立桂副教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8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林教授基于中国人菜场买菜“拿与捏”的日常生活场景思考和对陶器等艺术现象的研究经验,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文化中的触觉特质问题,试图建构一种有别于视听认知的触觉思维模式及文化研究路径。林教授认为,相较于西方文化及其精神的视觉认知、视觉思维等视觉性的优先,中国文化艺术及其精神具有触觉认知、触觉思维的触觉性优势。触觉作为人类共有的、最初的、最根本的感觉形态,是随着手的进化而发生的,他辨析了“触”“触觉”“触感”“触觉性”概念并指出人类的感觉器官具有一种“泛触觉性”特质。



中国文化艺术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观念以及“气韵生动”的艺术范畴等,都体现了触觉认知与触觉思维的内涵。中国人将身体作为观察与体认世界的出发点,沿着身体化、性别化、生命化、触觉化的脉络去认知世界,以咸卦之触感为例,林教授强调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重要性。中国文化离不开“诸物”,但物只有与人发生关系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结合丰富生动的实例,林教授深入分析 了“上手”“把玩”两种中国艺术创作鉴赏方式所蕴含的触觉性特征,他说:“上手与把玩,手的接触才是真正的接触,触觉的判断才是真正的判断。”林教授最后指出,触觉性在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等中国其他文化艺术门类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有兴趣的学者可以从更广的视野进行深入研究。

交流环节,参会师生踊跃提问,林少雄教授就“触觉”与“知觉”“直觉”“通感”之关系,以及“物转向”思潮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启示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解答。黄怀璞教授总结指出,林教授善于观察与挖掘平凡生活及艺术中的现象,提出了被忽略的触觉特质,以西方文化的视觉认知为比照,反向思考触觉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创新观点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艺术观念和阐释中国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开拓青年学子的眼界和学术视野。




主讲人简介:

林少雄,甘肃陇西人,1984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引进到上海大学,2003年被评聘为教授;2005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以读书、教书、著书为业、为乐,主要学术兴趣及其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史前艺术与中国艺术史、视像艺术与电影理论、博物馆叙事理论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