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范子烨:人类的初音:口弦琴艺术及其相关的文学书写——以舟曲非遗项目藏族口弦琴为核心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08-26浏览次数:10


8月24日上午,中国社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子烨教授受邀来到西北师范大学,为25位非遗传承人及文学院师生进行了题为“口弦琴艺术及其相关的文学书写——以舟曲非遗项目藏族口弦琴为核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杜志强教授主持,副校长马世年教授、副院长侯冬教授,王志翔、陈丹奇、王雷超、田有余、王雪鹤、慕江伟、丁文魁、李晓田、周欣媛、刘晓婷等青年教师以及我院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报告伊始,范子烨教授赞许了非遗及非遗传承人对民族文化建构的积极作用,并谈到非遗传承应当与历史文献、古典文本等相关联,互相激活、互相印证。



报告中,范子烨教授首先介绍了泛音簧乐器——口弦琴的构造、材质、演奏原理,罗列了口簧的种类以及各种材质口簧的制作方式、演奏场域,并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口弦琴。范教授谈到口弦琴的构造是自体结构具有古乐器的特征。与此同时,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口簧演奏介绍了口弦琴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沿革关于口弦琴的来源,范教授推测口弦琴的发源与大地湾、红山等文化有关,后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海洋丝绸之路传播推广。之后,范教授又结合田野调查的经历,谈到口弦琴等非遗传承在如今面临的困境



范教授分享了甘肃舟曲调研时走访艺人或匠人时的见闻具体包括他们的居住环境、历史文化、民众习俗等内容并对比了当地口弦琴演奏与其他地域的不同此外,范教授还分享了世界各地口簧表演的影视资料,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乐器演奏方式进行了讲解。

报告结束后,范子烨与各位学员和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为大家讲解古乐器“五音不全”原意以及自己田野调查的经验。就治学方法而言,范教授建议大家要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应从历史、民俗、美学等方面去思考要有学术的敏感度勇于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

侯冬教授发表感言,认为范老师的讲座选题见微知著,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范老师对传统文化关注、对诗词解读的深化都值得我们学习。杜志强教授总结说,范老师在世界各国、国内各民族中寻找口弦琴的经历,值得我们以其作为样本去传承非遗;范老师结合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田野调查、域外文化的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启发。

 



主讲人简介:

范子烨,生于19645月。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创新工程首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以及基于中古文学与音乐之关系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引进人才项目一项(省部级),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担任首席专家。出版学术著作十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