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赵逵夫:关于新时期吟诵活动的几点看法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0-16浏览次数:45


2024年10月12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逵夫教授在音乐厅作了《关于新时期吟诵活动的几点看法》的主题发言本次主题发言由文学院副院长许琰教授主持海峡两岸共1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诗社学生百余人参加



赵先生认为,首先,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强的抒情性,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理想抱负、深刻思想、真挚情感和社会关怀的重要载体。欣赏古典诗词,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心灵史、精神成长史,潜移默化地理解、接受、认同中华文化理念因而也是我们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次,吟诵古典诗词有助于凸显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性特质,对于个人修身养性社会和谐发展功能不可忽视。吟诵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也能滋养性情、潛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在教育各个阶段加强古诗词吟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雅致情怀、审美素养社会中,提倡古典诗词吟诵,能形成理解和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广吟诵,不仅仅是古典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中华诗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最后,吟诵古典诗词要注重节奏、平仄,不刻意强调入声字,可用普通话。吟诵的核心是节奏和平仄,在注重节奏的前提下,要注意平仄字的不同吟诵方法,平声字节奏缓、发声长,入声字节奏急、声音促,自然产生高低长短的变化。因古今语音变化,入声字已在北方发言中消失,刻意注重入声字,无疑增加了难度,也不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当然,在入声字尚存的南方方言区,适当关注入声字也是可以的。赵先生以《关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为例现场吟诵,讲授吟诵方法,学生兴致高昂,时时响起热烈掌声。

赵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吟诵意义、方式和要点,现场示范,学生饶有兴趣,现场氛围热烈。

 



主讲人简介:

赵逵夫,1942年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全国赋学会和《文学遗产》顾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屈原与他的时代》《古典文献论丛》等著作;主编《先秦文学编年史》《历代赋评注》和《诗赋研究丛书》等。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0多年来,在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7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被评为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