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赵辉:表演文学的多媒符号形式及其意义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1-08浏览次数:154


2024年10月27日,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表演文学的多媒符号形式及其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许琰教授主持我院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等50余人参加。



赵辉教授从文学的定义出发,指出西方对于文学的定义局限于书面文学,现实中的文学实际上可分为文字形态和表演形态,以此为切入点,过渡到对表演文学的分析上。赵辉教授指出,表演文学集口语、音乐和肢体动作于一体,语言是区分表演文学与器乐、舞蹈、绘画的关键因素音乐是声音的自然的延伸,人们通过借助不同的调式不同的旋律节奏以及声音快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而肢体符号,如身体的各种姿态和面部表情在表达信息上同样不可或缺。此外,在表演过程中,舞台上的道具、演员的穿戴等物态符号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谈到多媒符号的意义时,赵辉教授表示,文学表演多媒符号表意功能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的共识,相比于声音语言、文字语言、音乐和肢体、物态符号,文学表演多媒符号形式的表现功能更加全能,有着某种单独符号不能起到的表现功能。


 

 

许琰副院长作了精彩的总结她认为赵辉教授于常见文本中发现了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新方法,这启示广大师生研究视野应当注重相互交叉融合,对符号运用的研究,为广大师生动态研究古代文学、古典文献提供了新文科的理念和思路,值得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主讲人简介:

赵辉,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先秦两汉歌诗表演体式及其发生机制研究》,一般项目《先秦文学发生研究》;出版著作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六朝社会文化心态研究》《心旅第一驿——先秦社会文化心态研究》《先秦文学发生研究》《中国文学发生研究》《中国文学谱系学》《先秦两汉文学谱系研究》《唐歌宋唱——唐宋诗词小史》等。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