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第五季)第三讲丨王嘉宜: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与隋唐时期的梵语教学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1-11浏览次数:193


 

2024年11月7日,学院举办了“青年之声”(第五季)第三场讲座。青年教师王嘉宜为在场师生作了题为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与隋唐时期的梵语教学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周玉秀教授主持,杨同军教授、青年教师庄佳、李三梅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0余人参加。

 

 

王嘉宜老师对《金刚经》题解、梵本系统、汉译本系统以及达摩笈多的生平与译绩作了基本介绍。相较于其他译本,笈多译本语言晦涩、释读难度大,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较多的关注与探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王老师认为笈多所译的《金刚经》可能并非是用于念诵的译经,而是用来教学的教材或译经的工具书。


 

关于笈多译本的性质问题,王老师从译本的语言特征与翻译特征的角度出发,利用梵汉对勘、共时对比与比较等研究方法,总结出笈多译本“仿译”梵语词汇结构、重视词源义等特点,以此证明了“笈多译本是一部供隋代译场中僧众学习梵语和翻译佛经使用的教材或工具书”的观点。笈多译《金刚经》的翻译虽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相悖,却通过特殊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使译品满足了初学梵汉语言的僧众需要,为隋唐时期翻译人才的培养、外语教学及佛经翻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玉秀教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王老师的阐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向我们普及有关佛教、佛经翻译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周老师强调,除了着眼于译本本身的语词研究,笈多对于译场中教学教材的择选与编译也为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带来重要启示。

 

 


 

主讲人简介:

王嘉宜,女,1994年出生,甘肃兰州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梵汉语言接触、佛教汉语、佛经翻译。在《文献语言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曾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