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范子烨:互文性的视域:古代经典的文本建构艺术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125


2024112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子烨教授受邀来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为我院师生了题为“互文性的视域古代经典的文本建构艺术”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杜志强教授主持,周忠强等青年教师以及我院硕博研究生参加。



报告中,范子烨教授首先介绍了互文性理论,以及“底文”“互文本”等概念,列举了文学文本中修辞学意义上的互文性以及互文同质性的例证,比较了古代文学中的“互文”现象与域外学者提出的“互文性”理论。范教授以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为例,罗列了这些诗的底文并梳理了其生成过程。之后,范教授还讲解了《啸赋》文本的生成及其在啸史研究中的意义;并辩证性地讨论了《满江红·写怀》是否为岳飞所作,认为该诗的作者深入浅出,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才情与学识兼具。最后,范教授精彩总结道:互文性的学术视域,使我们窥见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文学世界。文学的记忆是厚重的,而且注定要浸润每个创作主体的记忆,但它的层层累积永远为新的作品做着铺垫。在人类文学史上,任何一位作家的心中都不可避免地晃动着另外一些经典作家的身影。没有人能够隔断或割断与既有的文学传统的联系。因此,对创作主体而言,“影响的焦虑”也是一种动力,它压扁了文学领域的小才,却激发出了创造文学正典的大才。



范子烨教授还分享了在各地调研、参访历史遗迹时的见闻与感受,范教授广博的研究视野,强烈的文化情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范教授还为大家推荐了有关互文性的书目;又谈到钟嵘是互文性理论的先驱,其《诗品》涉及了互文性理论的建构。

报告结束后,杜志强教授总结说,范教授以互文性理论为工具撬开古典文学文本之外的一个丰富世界,对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全新的解读;我们迫切需要接受新理论,聆听新观点,为我们打开新视野。范老师是文献研究中的“性灵派”,他的文献研究交融了音乐、文学、历史等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主讲人简介:

 范子烨,生于19645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创新工程首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引进人才项目一项(省部级),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担任该项目首席专家。出版学术著作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