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过常宝:诗教与儒家的形成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1-29浏览次数:170

 

202411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过常宝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诗教与儒家的形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王浩教授主持,马晓舟、刘阳杰王婉婷老师及文学院研究生、博士生80余人参加。



过常宝教授从孔子以诗书礼乐为教、创立私学切入,并联系当时“赋诗言志”“引诗言志”的社会政治活动背景,点明孔子将诗教从礼乐仪式中独立出来并进行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改造,诗教由职业教育变为人格教育和社会教育。由此过常宝教授进一步推测孔子是因为诗教而进行有意识地“删诗”。

常宝教授认为“诗可以兴”是诗教合法性之所在,“诗亡隐志”是诗教的原则和价值观念,《孔子诗论》确立了诗教的世俗化和理性化品质。最后,过常宝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诗教与儒家之间的关系,认为“诗可以群”塑造了儒家学派,指出儒家学派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派,但也因诗教传统遵循着“述而不作”的原则,他们因其“教育者”的身份被赋予诗教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并将一切政治理念都架构在传统的诗礼之上。孟子“以意逆志”是儒家对于“诗亡隐志”的进一步发展,是儒家话语方式的一种新变。



互动环节,过常宝教授细致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与会师生受益匪浅。王浩教授对过常宝教授表示感谢并进行简要总结,认为过教授从文献和相关核心概念出发,上升到对思想文化的剖析,扩展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启发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立足文献,还要与当时历史思想文化相结合对文献作出深入阐释。同时,过教授从职守、知识、教育角度探讨儒家形成的路径和方法,对探讨其他诸子学派的形成也有启发意义。



主讲人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北大学副校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先秦文学及文献研究,出版有《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先秦文体及话语方式研究》《楚辞与原始宗教》等著作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