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堂丨张国星: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特质生成与中国文学史认识的基本方式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27日,应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先生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特质生成与中国文学史认识的基本方式”的报告。报告由国学中心副主任董芬芬教授主持,我院师生50余人参加。



张国星先生从中国的国家起源、发展及文化特质生成谈起,指出中华文化具备多元存在、多来源交汇、多样呈现的民族特征与“满天星斗,百川归海”的历史发展过程态势,这与欧洲完全不同。中国各地人们生存环境差异极大,由此各区域人们具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言说方式和不同的美感崇尚,因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文化性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生于斯长于斯之人的文化性格的必然获得而作者将“熟悉的生活中的熟悉的事中的熟悉的人”写成作品,自然“一方之人”便造就“一方之文”。区域文化的影响和消长,使得中国文学表现出丰富性、复杂嬗变性特质,这是西方文学研究者从未遇到甚至难以想象的现象。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如果盲从西方的文学理念和研究模式,就会把丰富多彩的、复杂的中国文学简单化、抽象化。张先生认为目前的文学史只注重时间维度的勾联,而忽略了空间维度的具体考察,他认为没有空间意识的文学史是“残史”。要突破目前文学史存在的普遍问题,当下的文学研究者不可“睁一目眇一目”,应该把对中国文学的认识还诸中国,结合地域文化性格和特质,将作家及作品回归到历史深处独特的语境中,重视创作语境中的“这一个”,才能准确把握其实相和理解发明其所以然发现新的问题。深化文学研究,建构时空两维勾连的、能体现作品中“人”的鲜活生动的文学史,文学研究也才能在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华美学气派突现中拓展出新时代的新格局。



董芬芬教授代表与会师生对张国星先生表示感谢,并谈了自己对此次讲座的体会。她认为张国星先生以生动的语言和大家熟知的大量例子的重读新解方式,传递着一个重要的理论创见,对空间维度的重视,呼吁文学研究回归本土,回归文本的具体生成语境。这是在提倡一种务实、扎实的学风,有助于开辟文学研究的新格局、新气象。她说张国星先生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价值、可操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教师们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硕士、博士的论文选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讲人简介

张国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担任《文学评论》资深编审杂志社副社长、编辑部副主任、编委兼任研究生院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另兼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编委,《民族文学研究》特邀编审、编委,中国社科院期刊审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