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我院陈晓红副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唐诗里的河西走廊”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李天保教授主持,我院60多名师生参加。
陈晓红副教授以《匈奴歌》中的“焉支”与“胭脂”意象为引,深入剖析了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揭示其在唐代边塞诗歌创作中占据的关键地位。
陈老师提出,唐诗对河西走廊的描绘,可用“奇”字高度概括。随之,她详细阐述了河西走廊之“奇”在唐诗中的四重维度,即“描瑰奇之景”“记奇特之人”“绘珍奇之物”“抒雄奇之情”。陈老师着重强调河西走廊酒文化在唐诗中的特殊意义,并通过对敦煌文献的深入考证,梳理了当地酿造工艺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方面的深远影响,展现出河西走廊在唐代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与重要价值。
讲座互动环节,陈老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详细解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并与师生们就河西走廊经典诗歌版本差异、本地与外来诗人作品特色等学术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维碰撞激烈。
李天保教授对陈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并进行简要总结。他指出,本次讲座以唐诗为窗口,深度剖析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通过“奇”的四个维度,带领师生领略了河西走廊跨越千年的雄伟壮阔、辉煌灿烂与深沉苍凉,为我院师生研究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与新启发,对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主讲人简介:
陈晓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从事唐宋文学教学二十余年。甘肃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自2014年起,在央视、甘肃卫视录制并播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节气文化、民俗文化类个人专场节目共70场。兰州市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特聘讲师。共发表专著论文70余部(篇),主持参与各级别项目课题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