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林少雄:情感与生命的一种样态

——《只有芸知道》的审美呈现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4-12-30浏览次数:10

 

12月26日,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少雄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开展学术交流,作了题为《情感与生命的一种样态——<只有芸知道>的审美呈现的讲座。讲座由罗立桂副教授主持。徐晓军、李妍、崔国清、沈文秀等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林少雄教授在解读电影《只有芸知道》之前,强调了两点:一是在图像时代,文学与图像虽密切关联,却各具特性,文学遵循线性逻辑,凭借字词间的关联进行铺陈;图像则以块面的形式直观呈现。二是他在中国艺术史、影视文化及博物馆等研究领域中,始终践行的“由下至上”的学术研究方法,即研究要及物,重视文本、影像、器物等现象的“细读”,通过对研究对象实然性的把握去挖掘意义,进行深度阐释,从而为学术探究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石。

然后从具体镜头和细节分析入手,结合电影中新西兰的地理风貌与自然特质,林教授深入阐释了色彩、光影、景观参与叙事的精妙设计,用声音贯穿空间转化等时空融合的叙事巧思。通过慢节奏和唯美画面设计,电影表达了“回到原初”的审美追求,林教授说:“在这部影片里面,导演的观念就是要展示回到原初的生命本相,包括情感的原初,婚姻和家庭的原初,生活阅历和生命存在的原初状态。” 林教授引入80 年代的相关背景剖析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在肯定对纯粹爱情的执着追寻的同时,认为影片也深刻表现了生命孤独的主题。在林教授看来,生命的孤独在该片中呈现出身体、社会和情感三大层面,而且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强化了个体在宏大世界的渺小与孤独感,从而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另外,类比其它经典影视佳作,林教授还辨析了诸多概念在中西文化语境下所蕴含的多元象征与不同寓意,揭示出影像叙事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林教授就电影叙事设计、如何看懂新浪潮电影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分享独到见解。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见识了“如何看电影的方式,促进了关于视像文化的深入交流与思考,也为视像文化和相关美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带来诸多启发。

 

 


主讲人简介:

林少雄,甘肃陇西人,1984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引进到上海大学,2003年被评聘为教授;2005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及其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史前艺术与中国艺术史、视像艺术与电影理论、博物馆叙事理论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