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邢向东:共时音变造成的例外现象及其考察方法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10


 

2025年313日,应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邢向东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作了题为“共时音变造成的例外现象及其考察方法”的讲座。讲座由雒鹏教授主持,刘志刚副教授、朱生银副教授、庄佳老师、任立老师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邢向东教授解释了语言中存在的“变音固化”现象,即部分共时层面的语流音变可能会固定下来,加入历时音变的过程,导致词、语素或一些语法成分的读音出现例外。邢教授认为,要解释这些例外现象,应当采用“变音固化还原法”,通过横向的方言比较、纵向的古今对比,用活方言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相印证等方法,复原音变的语音环境。在谈到考察方法时,邢教授以钱曾怡先生对方言中“苍蝇”一词的考察为例,提出对音变现象进行考证时,不但要用古代文献和现代方言中的同一现象相互印证,还要以方言中的平行现象作为旁证,“两面包抄”、严密论证。

邢向东教授从方言事实出发,结合汉语史文献,通过丰富的事例论证了方言和汉语史中存在的同化变音、合音变音、儿化变音和连调固化等现象。最后,他指出,共时音变固化所导致的字音变化往往偏离了方言音类的规律性读音,孤立存在,由语音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因此,我们对某个词进行词源考证时,不能仅仅从形、音、义的对应关系出发,还应当以“变音还原法”为补充,将这个词放回语流中,复原其变音的过程。邢教授认为,我们应将“变音还原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范式,纳入汉语史和汉语方言学的研究体系中,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互动环节中,邢向东教授认真细致地解答师生们的问题,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雒鹏教授向邢向东教授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做出总结。他认为“变音固化”涉及的不仅仅是语音,还涉及到了词汇和语法化现象,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题目,对语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研究方法值得所有师生学习。



 

主讲人简介:

邢向东,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研究和现代汉语教学。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出版专著1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1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3次,王力语言学奖1次,陕西省人文社科成果奖5次,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3次,宝钢优秀教师奖1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