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语文名师工作室系列讲座之四十一丨王玉: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师德体验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0

329日上午,文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02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世纪中文”语文名师工作室2025年春季学期教育见习月专题辅导报告会。本次讲座特邀甘肃省骨干教师、兰州五十九中(兰炼二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王玉老师主讲,副院长李明德教授主持,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师范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玉校长以何为师德如何践行师德两个核心问题为切入点,从师德概述、教育家精神解读、师德实践与反思三个维度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在师德概述的讲解中,王老师以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例,生动阐释了中国传统教育智慧与师德追求。他旁征博引,详细介绍了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时代下师德内涵的演变。王老师指出,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是教师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职业价值使命。同时,王老师着重阐释了师德体验的丰富内涵:首先要初步构建教育价值观,形成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其次要提升批判性反思能力,加深对职业道德的反思;另外还要形成以德立身的内在动力,建立情感共鸣;最后要将理论规范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教育实践转化。


   


在教育家精神解读环节,王老师深入分析了从"四有"好老师到"大先生"的理念演进,指出这体现了新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家精神的提出立足于当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师德实践与反思环节,王老师紧密结合教育见习活动,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师德体验的实现路径,包括观察学习、理论学习、认知提升、实践行动、综合评价、文化浸润。他还特别分享了师范生专业发展规划,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线图。


 


王老师的讲座紧密结合本次教育见习活动,内容丰富详实,讲解深入浅出。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对师德修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文:徐凤祥

图:白锦佳


主讲人简介:

王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兰炼二中)校长,曾任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兰炼一中)党总支副书记、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影子校长”千校联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和人才培养方案专家库成员、兰州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群文阅读、高中生语文学科素养与生涯规划、中学语文“大思政”课程融合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在《中国教育报》《新课程》等发表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