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崔南圭:《何尊》铭文再考、杜志强:“六郡良家子”考论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29日上午,学院举办交流互鉴:中韩文化论坛”,邀请韩国国立全北大学人文大学院崔南圭教授与文学院杜志强教授作交流报告。报告由院长王浩主持,副院长侯冬、杨同军教授及文学院硕、博研究生30余人参加。

 


崔南圭教授以“《何尊》铭文再考”为题进行报告。崔教授重点对何尊铭文中释读有争论的文字进行讲解在梳理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字研究的成果,分享了自己从事汉字教学的心得体会和今后的研究计划


 

杜志强教授“‘六郡良家子’考论”为题进行报告。杜教授勾连史料,指出“良家子”秦汉以来一直存在,“六郡良家子”则始于汉武帝时期,乃是应汉武帝对匈作战的战略需要而生与有犯罪历史的子弟相区别。他从地域民俗的角度入手,以史为证,提出“六郡良家子”的兴衰与其“修习战备,高尚气力”的民风传统有关,他们悍勇而缺乏政治视野,最终导致他们在汉末的权力争斗中走向谢幕。



互动环节,杨同军教授对崔南圭教授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回应。崔教授解答了现场同学的疑问,令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王浩院长对二位教授的报告进行简要总结。他认为,在本次讲座中,崔教授以何尊铭文为依托,从字音、字形、字义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论述,突显了何尊的重要地位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杜教授分享的“六郡良家子”相关内容,与甘肃地区紧密相连,与崔教授分享的题目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和交流

 



主讲人简介

崔南圭,男,韩国国立全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古文字、出土文献研究。于1994年获得台湾东海大学古典语言学博士学位(师从周法高教授);2000年获得南京大学诗律学博士学位(师从莫砺锋教授);2005年获得南京艺术大学书法学博士学位师从黄惇教授)。曾任韩国全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韩国一流大学发展计划BK21“韩中相关文献‘知用合一’”研究团团长,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客座教授。从1986年从事古文字相关研究开始,出版30余部相关著作或译著,发表古文字相关论文70余篇。

杜志强,男,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文献》《文史哲》《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参编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古委会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等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