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应学院邀请,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漆永祥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清代经学史上的汉宋之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冉耀斌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教授、文学院院长王浩教授、副院长侯冬教授以及硕博生40余人参与。
漆永祥教授对历代经学界纷争不断进行了简单的回顾,进而阐明了汉学考据派与宋学义理派的分歧所在。漆教授就两派之争讲述了汉学考据派以惠栋、戴震为代表,强调从文字训诂、名物考证入手研究经典。宋学义理派以姚鼐、方东树为代表,重视经典中的义理阐发。随后,漆教授对论争中的标志性事件展开了深入分析。漆教授认为乾隆朝《四库全书》的编纂成为了关键节点,由于馆臣多为汉学家,纪昀等明确推崇“考证精核”,将宋明理学著作或列存目或批评,形成了“贬宋尊汉” 的官方立场。汉学家江藩编纂《国朝汉学师承记》,为惠栋、戴震等立传,宣称汉学“守师法、明家法”。最后,漆教授总结道考据与义理,犹如大车之两轮,同源同根,共生并存。学术争鸣当聚焦学理本身,方东树式的人身攻击终非正途,真正的学术进步需兼容并蓄,这或许是古人留给当代学界的重要启示。
讲座互动环节,漆教授细致解答了现场同学的疑问,令与会师生受益匪浅。最后,冉耀斌教授对漆永祥教授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漆教授的讲座从清代汉宋之争切入,剖析了汉学考据与宋学义理的特点及局限。从知人论世的视角,为我们深入探究了清代学术论争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成因。
主讲人简介:
漆永祥(1965年—),甘肃漳县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清代考据学、宋诗整理与研究、《燕行录》研究、东亚学术与文化研究,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撰著与古籍整理有《乾嘉考据学研究》《燕行录千种解题》(上中下)《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清学礼记》《<汉学师承记>笺释》(上下)《全宋诗》(合作)《书林清话(外二种)》《江藩集》《东吴三惠诗文集》《汉学商兑》《欲览金针度与人一一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等10余种,主编有《大学国文》《北大中文系第一课》等教材,已发表学术论文并散杂文诗歌等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