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关爱和:陈寅恪在王国维自沉后的思想升华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29日,应学院之邀,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陈寅恪在王国维自沉后的思想升华的讲座。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兵教授主持,郭国昌、李明德教授,宋登安副教授、汤静老师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等4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关爱和教授从清华国学研究院创办之时陈寅恪和王国维二人的结缘为切入点讲起,过渡到1927年6月2日中午王国维在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身亡而笼罩在其身上的“遗民”阴影。关教授进一步提出:让王国维走出逊帝旧臣、忠悫谥号的阴影,还原这位对中国现代学术有多重贡献大师的面目,对学术界以及全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之后他提出陈寅恪通过参与王国维的入殓告别活动、作挽联、挽词和七律缅怀、墓地祭拜以及写作碑文等方式让王国维走出遗民阴影并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概括升华其精神。关教授指出:王国维自沉事件后,陈寅恪对其精神的继承升华是一场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他度自度,自我救赎。最后,他指出了陈寅恪对王国维治学方法的总结和发展:晚年陈寅恪的学术研究,由煌煌正史转入明清文人诗词及地方志乘;其文体研究,由朝士文人之雅延伸至雅俗共存的民间体式;其研究对象由帝王将相转为闺阁才女、江南名姝。

 


讲座互动环节,关爱和教授耐心解答了现场同学的疑问,与会师生受益匪浅。张兵教授首先感谢了关爱和教授的精彩讲解,并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关教授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通过讲述王国维自杀这件事对陈寅恪触动以及他自杀后陈寅恪一系列的行为,呈现出了中国文人从士大夫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升华。通过关教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在晚清民国的大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如何完成人格和思想的升华,这对于今后老师们的教学研究以及同学们的学习将有重大的启发。



 

主讲人简介:

关爱和,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近代文学部分]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11&ZD110)、“中国文学学术现代化进程研究(21&ZD263)首席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诸多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编。出版《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古典主义终结》等学术著作。其中《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