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陈正宏:文献学的边界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7-04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2日,应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文献学的边界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冉耀斌教授主持,马晓舟副教授及相关专业博士生、硕士生40余人参加。

 


陈教授从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首先,陈教授重点论述了文献学的“立界”问题。他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学术案例分析,引出了文献的概念,并明确指出文献学的边界是以文本为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陈教授进一步强调古典文献学应以古典体式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古典式的实证与考据为研究方法。为强化这一观点,陈教授以袁枚《双柳轩诗文集》的校勘实例,生动诠释了文献学研究必须恪守学科边界的重要性。其次,陈教授探讨了文献学的“跨界”问题。他指出文献学当“源自材料,抵达寓意”,举文徵明《永赐难老图卷》与潘天寿《烟雨蛙声图》两个案例,清晰展示了文献学在文学领域乃至美术研究中的跨学科应用价值。最后,陈教授着重强调了文献学研究的“破界”意义。他指出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解决问题,并以郭沫若先生考辨《坎曼尔诗笺》的经典案例,充分论证了文献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展现的独特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讲座互动环节,陈正宏教授细致解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冉耀斌教授对陈正宏教授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对本次学术报告作了简要总结。他认为陈教授的讲座不仅阐明了文献学的学科边界及其重要价值,更启示我们在文学研究中应当学会以“跨界”、“破界”的方式有效解决学术问题。陈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宏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对青年学子从事学术研究具有示范和启发作用。



 

主讲人简介:

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东亚汉籍版本学初探》《史记精读》《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血缘:史记的世家》《沈周年谱》《诗画合璧史丛考》等,与人合作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文学卷》《古籍印本鉴定概说》《苏州刻书史》《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藏汉籍善本图目》《法国亚洲学会图书馆沙畹文库汉籍善本图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