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探寻西王母文化——文学院“寻迹平凉:周秦文脉和红色文化”实践团 赴泾川考察

发布者:文学院2发布时间:2025-08-06浏览次数:10

 

83日至4日,由田有余副教授带队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寻迹平凉:周秦文脉和红色文化”实践团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开展了为期天的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先后考察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与王母宫石窟,追溯革命历史,探寻文化根源。


 图为实践团与讲解员何老师合影

在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深入了解了这位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的壮烈一生。吴焕先同志(1907-1935)是鄂豫陕苏区创建者之一。他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黄麻起义的爆发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58月,时任红二十五军政委的吴焕先在泾川县四坡村与敌激战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馆内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特别是毛泽东同志“赤胆忠心,英勇善战”和李先念同志“功勋卓著”的高度评价,生动展现了吴焕先同志坚定信仰、忠诚担当、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成员们纷纷表示,吴焕先烈士的事迹是震撼心灵的红色教材,激励着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图为毛泽东对吴焕先烈士的评价

 图为李先念对吴焕先烈士的评价

西王母是西方羌戎之神,因《山海经》记载而为人所知,又因与周穆王相会而享誉华夏。作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王母宫是实践团了解源远流长的西王母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实践团考察了这座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拥有逾1500年历史的珍贵遗迹。其独特的“外楼内窟”结构及现存于北、西、南三壁与中心柱的200余尊造像,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实践团还重点了解了王母宫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1990年台湾众认定泾川为西王母祖庭后,两岸交流持续深化。1992年台湾同胞捐资重建王母宫核心建筑2005年确立两岸轮流举办西王母文化论坛机制,2015年王母宫获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甘肃省首个国家级两岸交流平台。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西王母文化这条根脉,深深联结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心。他们表示,这不仅是文化认同,更是血脉亲情的生动体现,增强了青年学子守护中华文化根脉、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有关西王母原始形象的石壁

图为王母宫石窟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受教育。在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师生们被革命先烈忠诚于党,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激励着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在王母宫,西王母文化作为连接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桥梁增强了青年学子守护文化根脉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责任感。成员们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寻根之旅。大家将把调研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实践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