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学院李生滨教授作了题为《沈从文与京派文学的批评、欣赏与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强教授主持,学科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专业方向60余名师生、嘉宾以及线上20多位文学爱好者聆听了精彩的讲座。此次讲座亦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世纪中文博导讲堂”第一讲。
李生滨教授认为真正的学术讲座是方法论和读书路径的探讨。因此,他首先强调人文学科研究必须以历史为基础。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具体的近代、晚清、清末民初、五四运动等历史概念的能指、所指和暗示性进行了可能性的阐发。然后,李教授高屋建瓴地探讨了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世界文学的紧密关系。现代文学研究须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同时也须多方面借鉴西方文学研究。第三,李教授以传记研究为主,论说了“京派”作家群的历史成因及审美追求。从个案研究和社团流派研究两个方面,简要给大家介绍了沈从文、林徽因、凌淑华等作家的个性风格。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从近代中国历史变迁和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李生滨教授就“京派”文人群体的形成简要介绍后,重点从沈从文作为京派文学代表作家谈到1930年代文学思潮流变。然后借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肯定的周作人、朱自清、朱光潜、李健吾(刘西渭)、李长之等批评家风采,进一步给同学们介绍了“中西文艺理论视域里的京派批评”。风趣地解说了朱光潜、李健吾等人批评成就之后,李教授还给大家推荐了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诗论》,李健吾《福楼拜评传》《咀华集》,李长之《鲁迅批判》,梁宗岱《诗与真》,汪曾祺《晚翠文谈》等理论批评著作。最后以展示文学院部分老师研究著作的方式,热情鼓励同学们用心专业读写,史料与考证并重,理论与批评结合,感悟与思考贯通,三年五年学业必将会有所收获。
讲座互动环节,孙强教授结合李生滨教授的报告,从“京派”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别开生面的重要意义,细致介绍了沈从文怎样成为世界有影响的作家,优美的文体家等,并分享了他的求学和科研心得。孙教授亲切地鼓励同学们超越时代的焦虑,从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的经历得到启发,认真钻研各自的专业,沉静下来,不受世俗左右和影响,在专业读书上多下功夫。孙强教授语重心长,还回顾和介绍自己老师邵宁宁教授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思考,希望大家能培养读书的爱好,所有的研究需要长期积累,需要大量阅读拓宽学术视野。同时,孙强教授也称赞本次讲座内容很丰富,李生滨教授阅读比较广泛,视野开阔,学养深厚,特别是李生滨老师有激情有情怀。这种文学研究的情怀在当下文学研究职业化状况下很重要。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和交流后,李生滨教授鞠躬感谢了孙强教授,感谢了所有在场的师生和嘉宾,还有腾讯会议线上聆听的师友们。
主讲人简介:
李生滨,文学博士,曾任教宁夏大学,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近代文学学会、鲁迅研究会等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和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与西部文学及语文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鲁迅研究月刊》《当代作家评论》《郭沫若学刊》《民族文学》《黄河文学》《阿来研究》等刊物发表评论和研究文章100多篇;已出版《雕虫问学集》《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合著)等学术著作8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西部诗歌研究”;获各种教育教学和科研学术奖励50多次。